當前要全麵提升數量、質量、生態相結合的耕地保護效能
自然資源部部長關誌鷗今天(3月11日)表示,耕地保護是一項係統工程,既需要用“長牙齒”的硬措施堅決遏製違法占地,又需要全社會共同樹立節約集約的意識,從源頭上少占或不占耕地。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今天舉行第三場“部長通道”集中采訪活動,關誌鷗在接受中外媒體采訪時表示,耕地保護是國之大者,事關糧食安全、事關民生福祉。
他介紹,十八大以來,我國牢牢守住了18億畝的耕地紅線,為糧食連續豐收提供了重要支撐。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和中央1號文件對耕地保護都提出了明確要求。關誌鷗表示,當前要全麵提升數量、質量、生態相結合的耕地保護效能。
關誌鷗介紹,今年自然資源部要以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耕地保有量為目標,加快構建耕地保護一張圖管理體係,通過落地上圖、以圖管地,推動耕地保護向數智化轉型。同時,要強化占補平衡管理,嚴防占多補少、占優補劣、弄虛作假。
3月11日,自然資源部部長關誌鷗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三場“部長通道”上回答記者提問。
關誌鷗說,根據國土空間規劃的總體布局,結合規劃實施評估監測情況,今年自然資源部要對現有耕地因地製宜進行綜合整治,合理調入適合耕種的優質土地,有序調出不穩定耕地,進一步優化耕地的空間布局,進一步增加優質耕地的比例。
同時,把耕地放在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這一層麵進行一體化保護和係統治理,堅持以水定地,宜耕則耕、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沙則沙。統籌耕地保護和鄉村生態治理,通過科學規劃,再現鄉村美景,讓欣賞田園風光、想起小時候的味道成為百姓生活的新時尚。
在回答記者有關“三北工程”建設的提問時,關誌鷗介紹,“三北”工程是國家戰略,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標誌性工程。目前已完成治理麵積7600多萬畝,三大標誌性戰役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關誌鷗介紹,新時代的“三北”工程,更加注重治理機製、治理模式的創新,更加注重生態、社會、經濟效益的統一。在具體實踐中,光伏治沙板上發電有效益,板下種植有收入,實現了一舉兩得。以路治沙開出的作業路成了百姓致富的幸福路,以工代賑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得實惠。其中,內蒙古自治區發放了15億元的治沙勞務報酬,帶動了20多萬人在家門口實現增收就業。此外,“三北”工程,也更加注重加強國際合作交流,更加注重為全球荒漠化治理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
顶: 8踩: 7Copyright © 2019 Powered by 關誌鷗:要用“長牙齒”的硬措施堅決遏製違法占地,水深火熱網
评论专区